《魔豆:大豆在美国的崛起》读后

2023.10.09

作为本书基础的博士论文,本人尝试搜集金韵梅资料时读过。今年书的中译本出版后,我就买来了,可是过了包含金韵梅的部分,后面就不太读得下去,隔了很久才读完。读后感之类,离开学校之后,就没有写过——那时虽然已有电脑,写些短文却还是更多用纸笔——但由于前面提到的因素,这里还是随便写一点。

书的翻译还是很流畅的,主要是需要对美国社会的背景有一定了解,读起来才比较容易。而本人年龄增大,越来越读不进费工夫的内容。阅读是潦草的,感想是粗糙的。

书较之博士论文改动还是很大的。论文更集中于关键人物,所以本人感兴趣的、介绍金韵梅的内容是更多的。书是更想写出整体的脉络,从各章的命名就可明显地看出,但叙述本身并没能将脉络充分呈现出来,让命名显得有些刻意。甚至书中行文风格都不一致,有些地方不太像专业著作。以前读博士论文时,本人英文水平有限,囫囵吞枣,并没看出这一点。当然作者搜集的资料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没有作者对金韵梅的研究,我也不会去尝试搜集更多资料。原本感觉美国的历史著作更重框架,不像我国有的书类似于史料汇编,但这本书并不合于这预期,可能这感觉本就不对。

书中反复出现的是政府、学者、商人、农户的互动,其中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我们会这么去看待晚清的历史吗?那么民国呢?50到80的历史好像更不可能这么去看。观察今天的社会,这个视角又是理所当然的了。好像美国人写他们的历史,就是逆着时间回看,而我们似乎把历史切成时期,除去很近的“当代”,观察过去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眼光。一方面,可能中国的“当代”确实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时期,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方式,将过去和现在联接。当然本人只是门外汉,再加上这里面可能还有“跨种族脸盲”这样的效应。

书中还提到了一名中国留学生许鹏程,从他自然又了解到他的妻子龚兰真。与金韵梅大不相同,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已和今天没什么两样,但由于国内局势艰难,他们想在祖国发挥作用,其中的艰辛与金韵梅相比也难说是少还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