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以华人“Dean Lung”命名的教席一事,很适合作为“震惊体”的素材,网上文章很多。但是,真正的历史研究者所作的,可能一篇也没有,原因无他,缺乏史料。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王海龙所作的文章,除几封捐款人的信外,其他内容不知有何依据。即使不论那些想像发挥,这类文章未能正确告知读者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丁龙”二字只是对“Dean Lung”的音译,两个音节,哪个是姓,哪个是名,并不清楚,也有可能这只是他在英文中的称呼,中文名的发音并不与之类似。再如,哥大所存照片是一中年人,“毕生积蓄”一说十分可疑。其实通过网络不难找到1901年10月13日的《New-York Tribune》上的一篇报道。此处将其译为中文。此报道内容比较简单,虽是当时的资料,但仍是间接的,读者不可不察。此外,在纽约市的《Chinese Exclusion Case Files》可查到一名为“Dean Lung”者,住址正在卡尔庞蒂埃家,其中显示,他1859年出生,1874年到美国。
一个中国学教席
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迪恩·龙”教席的神秘捐赠
哥伦比亚大学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建立中国学系。在呈送给校董们的年报中,校长赛斯·洛(Seth Low)说,推动此计划的匿名人士已为此捐出112000美元,供校董们支配。洛先生又公开了他于1901年6月8日收到的匿名信,其中写到:
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从烟酒的花销中省下了一些钱,再加上一定的利息,总共大约就是附上的支票上的数目。我很高兴地把这笔钱给你,以建立一个关于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和法律的系,它的教席称为迪恩·龙中国学教授。这份捐赠没有其他附加条件,我只要求它是匿名的,不过我想保留之后增加数额的权力,还希望如果我有任何改动计划的想法,能够和你商讨这些改动。组建过程中的延迟,可能会被认为是必要或适当的,但这最好由大学管理者决定。
将这笔钱用在何处,在做这个决定时,我主要考虑的是它的重要性,可能也有部分原因是我认为此时没有其他人会为这样的目的捐赠。
信中提到的支票面值100000美元,凭捐赠信的副本,这笔钱直接被转入学校的账户。
7月2日,洛先生收到了署名为“迪恩·龙,一个中国人”的信:“我这里寄给你一张12000美元的存款支票,以帮助你们学校的中国学。”此信并非直接寄到洛先生处,而是附在教席创建者的又一封信中。教席创建者的信中称这12000美元的捐赠者是一个“收入普通”的人。他还暗示,向外界介绍这份捐赠时应该仅简单地说又收到了12000美元。“通常情况下,”他说,“这可以鼓励其他有能力并愿意提供帮助的人。”他还认为,为了使中国学系建成应有的规模,需要的捐款至少300000美元,或者500000美元。
并非在收到第二份捐赠之后,“迪恩·龙”这个名字就为人所知。当这名慷慨的男士同意公开这个名字时,他请求校董们不要通过一项向他表示感谢的决议,因为他觉得作出捐赠的喜悦就已是足够的奖赏。尽管有这个请求,洛先生认为,为了这份不同寻常的捐赠,应当向“迪恩·龙”致谢。他在提议时说,一个中国人无条件地向一所西方大学捐款,恐怕在教育史上还没有类似的例子。“这样的捐赠,”他说,“无疑预示这个系将会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同时它应该能激励其他美国人使它成为完整齐全的系,像创建者所希望的那样。”如洛先生所建议的,校董会在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决议,向捐出100000美元的匿名捐赠者和捐出12000美元的迪恩·龙表示感谢,而建立中国学系一事已提交教务委员会。
和100000美元的捐赠一起,捐赠者写了一个简单说明给洛先生。他赞扬中国人的宗教精神和他对国家和家族的热爱。他谈到“他们对家族的忠诚和对故土近乎盲目的爱,以英格兰人的保守主义和犹太人的顽强坚持自己的目标。”他称中国人是“富有学识的民族,有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毫不逊色于我们所称的古典作品。”中国人,据捐赠者说,早已建立了政府系统,“远早于我们的普通法摆脱蛮荒状态。”由于已经窜升的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他将太平洋称为“中美之海”,并预计和中国的贸易将达到每年数十亿美元。“考虑到这点,”他说,“我们难道不应该责怪这所大学在这一方向还没能迈出第一步,来促进更好的理解、更大的尊重和更友善的关系?”
尽管洛先生和他管理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僚们努力不让外界得知捐赠者的名字,但外界已经知道那是奥拉斯·W·卡尔庞蒂埃(Horace W. Carpentier)。卡尔庞蒂埃先生的家在本市三十七街,但他正在加利福利亚。捐出12000美元的“迪恩·龙”是卡尔庞蒂埃先生的贴身仆人,已在这个家中工作超过二十年。在他十六岁时,卡尔庞蒂埃先生在旧金山雇用他做简单家务,从那时起他一直为卡尔庞蒂埃先生工作。在卡尔庞蒂埃家中被叫作“迪恩”的他已经结婚,有三个孩子。他肯定存下了一些钱,但据信12000美元的捐赠并未影响他的财产,这笔钱是卡尔庞蒂埃先生以他忠实的仆人的名义捐出。